寄侯将军塞上

白苇黄榆玉塞秋,将军新试锦貂裘。 莲花吐剑军声壮,明月惊弦敌骑愁。 画地常开风后阵,解鞍独饮月支头。 班生故是文章裔,投笔如今号虎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苇黄榆:指边塞上的植物,白苇和黄榆。
  • 玉塞:指边塞,古代常以玉门关为边塞的代称。
  • 锦貂裘:用锦缎和貂皮制成的裘衣,是将军的服饰。
  • 莲花吐剑:形容剑光闪烁,如同莲花绽放。
  • 惊弦:指弓弦声,使敌人惊恐。
  • 风后阵: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阵法,由黄帝的臣子风后所创。
  • 月支头:月支是古代西域的一个民族,这里指敌人的首级。
  • 班生:指班超,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和外交家,曾投笔从戎。
  • 文章裔:指文人的后代。
  • 投笔:指放弃文职,投身军旅。
  • 虎侯:指勇猛的将领。

翻译

边塞的秋天,白苇和黄榆交相辉映,将军身着崭新的锦貂裘衣。剑光如莲花般绽放,军声雄壮,弓弦声在明月中响起,令敌骑心生愁绪。将军常摆出风后阵,解鞍独饮,仿佛在品味敌人的首级。班超本是文人的后代,如今他投笔从戎,成为了勇猛的虎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将军的英勇形象,通过“白苇黄榆”、“锦貂裘”等意象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将军的威严。诗中“莲花吐剑”、“惊弦敌骑愁”等句,生动地表现了将军的武艺和军队的威武。结尾提到班超,既是对将军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文人投笔从戎的敬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边塞英雄的颂扬之情。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