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yè):拜访。
- 唐太史:指唐代的历史学家或官员。
- 应德:人名,可能是唐太史的字或号。
- 陈桥庄: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深源:深邃的源头,比喻深奥的道理或高深的学问。
- 武陵溪: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比喻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支离:分散,零散。
- 壶丘: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比喻高远或隐逸之地。
- 颍水:河流名,流经河南,常用来象征隐逸生活。
- 缑蒯(gōu kuǎi):古代剑柄上的装饰物,此处指剑。
- 嘘藜:藜是一种草,嘘藜可能指吹去书案上的灰尘。
- 玄筌:玄妙的道理。
- 参横:参星横斜,指夜晚。
翻译
一进入陈桥庄,船只即迷失方向,这里与深奥的武陵溪有何不同? 我虽然身体零散,不似仙人,但仍喜欢在这寂寞的颍水边栖息。 床头挂着旧剑,剑柄上的装饰物依旧,案侧新书旁,我欲吹去灰尘。 更进一步探讨玄妙的道理,不觉间夜已深,晚星横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尹台拜访唐太史应德于陈桥庄时的所感所思。诗中,“陈桥棹即迷”与“武陵溪”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深奥学问的追求。通过“壶丘病”、“颍水栖”等意象,诗人展现了自己虽身世零散,但心向高远,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自由。末句“微言更及玄筌理”则显示了诗人对玄妙哲理的深刻探讨,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