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日侯将军兄弟邀从亭山先生游洪范东流二池宿南天观登云翠山绝顶奉和四首洪范池

野色岚光面面新,上清楼阁俯嶙峋。 杯间月出瑶台夜,杖底云飞玉洞春。 地尽群峰开象纬,天容双屐出风尘。 从今便结羊何侣,长与名山作主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岚光:山间雾气的光彩。
  • 上清:道教中指仙境。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玉洞:指仙境中的洞府。
  • 象纬:星象经纬,指天象。
  • 羊何:指羊祜和何充,两位古代贤人,常用来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翻译

四月的野色和山间的雾气光彩,每一面都显得格外新鲜,上清仙境般的楼阁俯瞰着嶙峋的山峦。 杯中的月色如同瑶台之夜,手杖下的云彩飘动,仿佛玉洞中的春天。 群峰展开,如同天象经纬,我们的双屐踏出风尘,仿佛置身于天际。 从此以后,我们便如同羊祜和何充般结为伴侣,长与这著名的山川作伴,成为它们的主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游历山川的愉悦心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水的美丽和仙境般的景致。诗中“岚光”、“上清”、“瑶台”、“玉洞”等词语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处以“羊何侣”自比,显示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赏名山,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