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汲登舟留别亲友

闾门烟树此时分,回首春江惜鹭群。 金匮虚当东观草,荷衣实负北山文。 花前酒尽人将远,雨后帆开日未曛。 满眼浮荣浑是梦,骊歌缱绻不堪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闾门:古代里巷的门。
  • 金匮:古代收藏重要文献的金属柜子。
  • 东观:古代宫中藏书的地方。
  •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比喻隐士的服饰。
  • 北山文:指隐士的文章或隐居的意愿。
  • 骊歌:古代送别的歌曲。
  • 缱绻:形容情意缠绵,难舍难分。

翻译

此时,里巷的门旁烟雾缭绕的树木已经分开,回首望去,春江上的鹭鸟群令人惋惜。 我空有收藏重要文献的金匮,却未能像东观那样整理书籍;本应穿着荷衣隐居,却辜负了北山的隐逸文章。 花前的酒已经喝尽,人即将远行,雨后的帆船展开,太阳还未落山。 满眼的繁华都像是梦境,送别的骊歌情意缠绵,让人难以忍受。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闾门烟树”、“春江惜鹭群”,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金匮”、“东观草”、“荷衣”、“北山文”等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最后,“满眼浮荣浑是梦,骊歌缱绻不堪闻”则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人生浮华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