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敏惠二白瓶及新茶土铁

· 贝琼
建溪春茶风露洁,赤城海错波涛腥。 老天不费百金字,远道忽来双玉瓶。 古井汲泉动夜月,高堂酌酒呼张星。 江瑶荔支亦可并,既醉高歌谁与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溪:地名,在今福建省,以产茶闻名。
  • 春茶:春季采摘的茶叶,品质上乘。
  • 风露:风和露水,此指自然环境。
  • 赤城:地名,在今浙江省,以海产品著称。
  • 海错:指各种海产品。
  • 波涛腥:形容海产品的腥味。
  • 老天:此指自然或天意。
  • 百金字:形容价值昂贵。
  • 双玉瓶:指装有春茶和海产品的两个玉瓶。
  • 古井:古老的井。
  • 汲泉:从井中取水。
  • 动夜月:形容夜晚取水时月光的映照。
  • 高堂:高大的厅堂。
  • 酌酒:斟酒。
  • 呼张星:呼唤星辰,形容夜晚的宴饮。
  • 江瑶:一种美味的贝类。
  • 荔支:荔枝。
  • 既醉:已经醉了。
  • 高歌:高声歌唱。

翻译

建溪的春茶在风露中显得格外洁净,赤城的海产品带着波涛的腥味。 自然似乎并不需要花费百金,远道而来的双玉瓶突然出现在眼前。 从古井中汲取泉水,夜月下波光粼粼,高堂之上斟酒欢聚,呼唤星辰作伴。 江瑶和荔枝也可与之媲美,酒醉之后高歌,却无人倾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茶与海产品的珍贵,以及夜晚宴饮的情景。通过对比春茶的洁净与海产品的腥味,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诗中“双玉瓶”的突然出现,增添了惊喜与神秘感。夜晚的宴饮场景,以古井、夜月、高堂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结尾的“既醉高歌谁与听”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与对自然的向往。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