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星石

千江势欲倒,蠡门支孤屿。 辉辉云崖映,汹汹湍濑注。 霜水落丈馀,石角露龃龉。 探奇犯崄涉,停旄挈贤侣。 搴裳入松寺,倚竹望风渚。 崩奔乱帆下,蔽曳波鸟举。 秋空澹明澄,浮山互吞吐。 灵根合道蕴,旷荡豁褊阻。 贞靡亚砥柱,险可并滟滪。 不闻永嘉胜,秪因谢公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蠡门:指狭窄的门户或水道。
  • 湍濑(tuān lài):急流。
  • 龃龉(jǔ yǔ):不平整,不光滑。
  • 搴裳(qiān cháng):提起衣裳。
  • 风渚(fēng zhǔ):风中的小洲。
  • 蔽曳(bì yè):遮挡,拖曳。
  • 贞靡:坚固,稳定。
  • 砥柱:比喻坚强的支撑。
  • 滟滪(yàn yù):险峻的岩石。
  • 谢公:指谢灵运,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翻译

千江之水汹涌欲倒,蠡门孤屿孤独支撑。 云崖映照着光辉,急流汹涌澎湃。 霜水退去丈余,石角显露出不平整。 冒险探奇,停下旄旗,携贤侣同行。 提起衣裳进入松林中的寺庙,倚竹望向风中的小洲。 崩塌的乱帆之下,遮挡着拖曳的波鸟。 秋空清澈明澄,浮山相互吞吐。 灵根与道蕴相合,广阔而豁达,超越了狭隘的阻碍。 坚固如砥柱,险峻可与滟滪相比。 未曾听闻永嘉的美景,只因谢公的赞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江边孤屿的壮丽景象,通过“千江势欲倒”、“汹汹湍濑注”等生动语言,展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诗中“霜水落丈馀,石角露龃龉”细腻地刻画了水退后石头的粗糙不平,而“探奇犯崄涉,停旄挈贤侣”则表达了诗人冒险探奇的决心与携友同行的乐趣。最后,诗人以“贞靡亚砥柱,险可并滟滪”来比喻孤屿的坚固与险峻,以及“不闻永嘉胜,秪因谢公许”表达了对谢公赞许的尊重。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与艺术表达。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