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怀百门山水尚矣颇有移家之志交春气熙忻焉独往述情遣抱四咏遂成示同好数子
鲁连蹈东海,介子逃西山。
方舟信超越,岩径安可攀。
扬烈犹靡惩,置金徒嗟叹。
伊余秉拙讷,薄游及兹年。
急湍有奔桴,迫路无停辕。
惨惨沧流月,悽悽沙塞烟。
徒钦静者意,未遂同袍言。
偶耕慕庞公,石栖景焦先。
扪衷谅有持,顾巳竟谁谖。
复来感方寂,解作忧更牵。
抑心二十载,始别金门还。
积疴谢人徒,颇与疏遁便。
眷兹丘园荣,岂美场苗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鲁连蹈东海: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的高士,传说他曾蹈东海而死,以示对齐国的忠诚。
- 介子逃西山:介子,即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因不满晋文公的统治而逃至西山隐居。
- 方舟:指并排的两船,这里比喻志同道合的人。
- 扬烈:指宣扬功烈,这里指追求功名。
- 靡惩:没有受到惩罚或制止。
- 拙讷:笨拙而口才不好。
- 薄游:指短暂的游历或游学。
- 奔桴:急速行驶的筏子。
- 迫路:紧迫的道路。
- 悽悽:悲伤的样子。
- 静者:指追求宁静生活的人。
- 同袍: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偶耕:偶尔耕作,指隐居生活。
- 庞公:东汉时期的隐士庞德公。
- 石栖:指在山石间栖息,比喻隐居。
- 焦先:东汉时期的隐士焦先。
- 扪衷:抚摸内心,指自我反省。
- 谖:忘记。
- 解作:指创作诗文。
- 忧更牵:忧愁更加缠绕。
- 抑心:压抑自己的心情。
- 金门:指朝廷。
- 积疴:长期积累的疾病。
- 疏遁:疏远世俗,隐居。
- 丘园:指田园。
- 场苗篇:指农耕生活。
翻译
鲁仲连为了忠诚蹈海而死,介子推不满时政逃至西山隐居。他们如同并排的两船,超越了世俗,而我如何能够攀登他们的境界。追求功名的行为依旧没有受到惩罚,留下的是人们的嗟叹。我笨拙而口才不好,短暂的游历到了这里。急流中有急速行驶的筏子,紧迫的道路上无法停下前进的脚步。悲伤的月光照在沧流之上,凄凉的烟雾笼罩着沙塞。我徒然钦佩那些追求宁静生活的人,却未能实现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隐居的愿望。偶尔耕作,羡慕庞德公的隐居生活,在山石间栖息,景仰焦先的隐士风范。抚摸内心,我确实有所坚持,但究竟有谁能忘记这一切。再次来到这里,感受到的只有孤独,创作诗文时忧愁更加缠绕。压抑了二十年的心情,终于离开了朝廷。长期积累的疾病使我远离了人群,与疏远世俗的隐居生活颇为相宜。眷恋这田园的荣光,岂是赞美农耕生活所能比拟的。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厌倦。通过对比鲁仲连和介子推的忠诚与隐逸,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中“徒钦静者意,未遂同袍言”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志同道合之友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