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 贝琼
坐看万古月,因思万古人。 万古人不见,万古月长新。 持酒劝我影,可以成主宾。 利剑不断愁,火药胡能神。 南阮与此阮,一富复一贫。 白骨俱化土,碧草空自春。 酒尽月欲落,狂歌惊四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坐看:坐着观赏。
  • 万古:极言时间之长久。
  • 持酒:拿着酒杯。
  • 利剑:锋利的剑。
  • 火药:古代的一种爆炸性物质,此处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
  • 南阮与此阮:指两个不同境遇的人。
  • 白骨:指死去的人。
  • 碧草:青草。
  • 狂歌:放声高歌。

翻译

坐着观赏那亘古不变的月亮,因而思念起古往今来的人们。 古往今来的人们已无法见到,而这亘古的月亮却永远新鲜。 我举杯劝慰我的影子,这样就可以形成主宾的欢宴。 锋利的剑也无法斩断忧愁,火药又怎能神奇地解决问题。 有南阮和此阮,一个是富有,一个是贫穷。 最终,所有的白骨都将化为尘土,只有青草依旧在春天自顾自地生长。 当酒喝完,月亮也将要落下,我放声高歌,惊动了四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月亮这一永恒的象征,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人以月亮为媒介,思考了古往今来的人事变迁,以及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诗中“持酒劝我影”一句,巧妙地以影为宾,自成一派孤独的宴饮场景,凸显了诗人的孤独感。而“利剑不断愁,火药胡能神”则深刻揭示了人生困境的无法逃避。最后,诗人以狂歌作结,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