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菊
日照东笼烂若霞,误惊春色到山家。
宫人晓殢葡萄酒,道士秋开踯躅花。
莫擅鹅翎欺白雪,未论鹤顶养丹砂。
霜中苦节知谁并,雨里寒香只自誇。
寂莫也羞彭泽陋,风流还竞洛阳奢。
移樽九日来同赏,插帽休讥老孟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笼:指东方的山峦。
- 烂若霞:形容色彩艳丽如霞光。
- 误惊春色:意外地以为春天已经到来。
- 宫人:宫中的侍女。
- 晓殢:早晨醉意未消。
- 葡萄酒:指美酒。
- 踯躅花:一种秋季开花的植物。
- 鹅翎:鹅的羽毛,比喻白色。
- 鹤顶:鹤的头部,常用来比喻红色。
- 丹砂:一种红色的矿物,用于炼丹。
- 苦节:指坚守节操。
- 彭泽陋:指陶渊明在彭泽的简朴生活。
- 洛阳奢:指洛阳的繁华奢侈。
- 九日:指重阳节。
- 孟嘉: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因其文风华丽而被批评。
翻译
阳光照耀东方的山峦,色彩艳丽如同晚霞,意外地让人以为春天已经来到了山间人家。宫中的侍女早晨醉意未消,品尝着美酒,道士在秋天开放了踯躅花。不要自夸鹅毛般的白雪,也不要讨论鹤顶般的红色丹砂。在霜中坚守节操,有谁能够相比,在雨中散发寒香,只能自夸。寂寞中也羞于陶渊明在彭泽的简朴,风流中还竞逐洛阳的繁华奢侈。重阳节时带来酒杯一同欣赏,不要嘲笑老孟嘉的插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山间的景色,通过对比春色与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节操的坚守。诗中“日照东笼烂若霞”一句,以绚丽的色彩开篇,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后文通过对宫人、道士的描写,以及对白雪、丹砂的比喻,展现了秋日的多彩与深沉。尾联则通过提及陶渊明和孟嘉,表达了对简朴与奢华两种生活态度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风流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