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

问客何方来,四月发回中。 繁霜陨百草,树木如寒冬。 客行一何遥,客颜一何憔。 举目望关山,关山郁萧条。 少壮尽乘边,崖谷何寥寥。 战马不解鞍,弓矢常在腰。 硕鼠走空仓,城上狐狸跳。 咄咄勿复陈,更问北来人。 六月天雨霜,哀哉生不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回中:地名,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
  • 繁霜:浓霜。
  • 关山:泛指关隘山川。
  • 寥寥:形容空旷、稀少。
  • 硕鼠:大老鼠,比喻贪婪的人。
  • 咄咄:表示惊诧或感叹的声音。
  • 生不辰:生不逢时,指命运不佳。

翻译

请问客人从何方来,四月时从回中出发。 浓霜使百草凋零,树木仿佛处于寒冬。 客人的行程多么遥远,客人的面容多么憔悴。 抬头望向关隘山川,关山显得郁郁萧条。 年轻的壮士都去守边,崖谷显得空旷稀少。 战马不卸鞍,弓箭常挂在腰间。 大老鼠在空仓中奔跑,城墙上的狐狸跳跃。 哎呀,不要再说了,还是问问北来的人吧。 六月天竟然下霜,真是生不逢时,令人悲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四月回中出发的客人所见所感,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诗中“繁霜陨百草,树木如寒冬”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边地的严寒,而“战马不解鞍,弓矢常在腰”则生动地描绘了战士们时刻准备战斗的状态。结尾的“六月天雨霜,哀哉生不辰”更是深刻地抒发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