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变二首

太白今宵见,光芒何太明。 经天复昼见,国茌且胡兵。 度影休衔阙,低空幸隐城。 天高听亦下,人胜运须更。 避殿惟皇切,推轮遣将诚。 羯奴行就缚,飞慰谅闇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白:金星的别称,古代常以其出现预测吉凶。
  • 国茌:国家处于不安定的状态。
  • 胡兵:指外族的军队。
  • 度影:指金星的光芒。
  • 衔阙:指金星接近或触及天阙(即天宫)。
  • 低空:指金星的位置较低。
  • 隐城:指金星隐藏在城市之后,不易被看见。
  • 天高听亦下:即使天高,也能听到下界的声音,比喻皇帝能听到民间的声音。
  • 人胜运须更:人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 避殿:指皇帝离开正殿,以示忧国忧民。
  • 推轮:比喻派遣将领出征。
  • 羯奴:指外族的俘虏。
  • 谅闇:指深沉的忧虑。

翻译

今夜金星光芒异常明亮,即使经过天空后仍能昼夜可见。国家正处于不安定的状态,外族的军队威胁着边疆。金星的光芒不再触及天宫,幸好在低空隐藏在城市之后。即使天高,皇帝也能听到民间的声音,人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皇帝离开正殿,以示忧国忧民,派遣将领出征,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外族的俘虏即将被俘,这飞来的好消息足以安慰深沉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金星的异常明亮,隐喻了当时国家的动荡不安和外族的威胁。诗中“太白今宵见,光芒何太明”描绘了金星的明亮,而“国茌且胡兵”则直接点明了国家的危机。后文通过金星的位置变化,比喻国家的命运可以通过人的努力而改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最后,通过“羯奴行就缚”表达了对外族威胁即将解除的乐观态度,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