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 贝琼
夜寒蟋蟀语秋根,独客无眠忆故园。 天作穹庐笼四野,月飞明镜照千门。 胡笳相应时时发,戎马初生处处屯。 秉烛封书寄兄弟,一身犹滞海西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穹庐:(qióng lú) 指天空,比喻天空像一个大帐篷覆盖大地。
  • 胡笳:(hú jiā) 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于笛子。
  • 戎马:(róng mǎ) 指战马,也泛指军队。
  • :(tún) 驻扎,聚集。

翻译

夜晚寒冷,蟋蟀在秋天的根部低语,孤独的旅人无法入眠,思念着故乡的家园。天空如同一个巨大的帐篷覆盖着四面八方,月亮像一面明亮的镜子照耀着千家万户。胡笳的声音时不时地响起,呼应着彼此,战马刚刚开始在各处聚集。我手持烛火,写信给我的兄弟们,告诉他们我仍然滞留在海西的村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秋夜中的思乡之情。通过“夜寒蟋蟀语秋根”和“独客无眠忆故园”等句,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夜晚的寂静和旅人的孤独。诗中“天作穹庐笼四野,月飞明镜照千门”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同时反衬出旅人的渺小和无助。胡笳和戎马的描写,增添了一丝边塞的苍凉,而“秉烛封书寄兄弟”则透露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无限眷恋。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