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五十三首

昨日见君情,不殊弟与兄。 今日见君情,不殊岐路人。 其故为何欤,无乃有衰荣。 苏秦未得志,妻嫂亦相轻。 买臣既贵遇,愚妇悔何胜。 交态亦如此,翟公昔署门。 邈哉管鲍道,千古畴能并。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同。
  • 岐路人:指陌生人。
  •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 衰荣:指地位的高低变化。
  • 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曾未得志时被家人轻视。
  • 妻嫂:指苏秦的妻子和嫂子。
  • 买臣:指汉代朱买臣,曾因贫穷被妻子抛弃,后富贵。
  • 愚妇:指朱买臣的前妻。
  • 交态: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态度。
  • 翟公:汉代人,曾因富贵而门庭若市,后贫穷而门可罗雀。
  • 署门:在门上题字。
  • :遥远。
  • 管鲍:指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以深厚的友情著称。

翻译

昨日见到你,感觉如同兄弟一般亲近; 今日再相见,却像陌生人一样疏远。 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无非是因为地位的高低变化。 就像苏秦未得志时,连妻子和嫂子都轻视他; 朱买臣一旦富贵,他那愚昧的前妻后悔莫及。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态度,也如翟公门前的变化一样。 唉,管仲和鲍叔牙那样的深厚友情, 千古以来又有谁能与之相提并论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相见情景,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因地位变化而产生的情感疏远。诗中运用了苏秦和朱买臣的历史典故,以及翟公门前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结尾对管鲍之交的怀念,更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一种批判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真挚友情的渴望和对世俗交情的失望。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