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过梧桐泾时官籍仆彦宅彦庞氏唐氏自经感而赋之

· 贝琼
天寒水清石齿齿,杏叶初黄豆花紫。 舞榭歌台不见人,头白乌啼月明里。 当时豪侠倾五侯,一荣一枯八十秋。 绿珠亦解死金谷,草露作泪无时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齿齿:形容水中的石头排列整齐,像牙齿一样。
  • 舞榭歌台:指供歌舞娱乐的场所。
  • 头白乌:指乌鸦,因其羽毛黑色,故称头白乌。
  • 倾五侯:指倾国倾城的美人,五侯指权贵。
  • 绿珠:古代美女名,此处指美女。
  • 金谷:地名,古代著名的园林,此处指豪华之地。

翻译

十月三日,我经过梧桐泾,当时官方记录了仆彦的宅邸,仆彦是庞氏和唐氏的后人,他们因自缢而死,我因此感慨而写下这首诗。

天寒水清,石头像牙齿一样排列整齐,杏叶刚长出,豆花已经紫了。 舞榭歌台已经不见人影,只有乌鸦在月光下啼叫。

当时的豪侠美人都已不再,一荣一枯已经过去了八十秋。 就像绿珠也懂得在金谷死去,草间的露水像泪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十月三日经过梧桐泾时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舞榭歌台不见人”一句,既是对过去繁华的回忆,也是对现实荒凉的写照。后两句通过“绿珠”和“金谷”的典故,以及“草露作泪无时流”的比喻,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哀愁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

贝琼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