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篇

骄阴不可制,坚冰忧我衷。 阳驭倏来返,玄律播阴风。 譬彼昼与夜,循环固难穷。 古人闲行旅,九市禁相通。 阳升惧不力,静以收其功。 养木当以萌,养德当以蒙。 眇哉一丝微,柰此群阴攻。 脉脉渊泉底,畴能拔潜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骄阴:指过盛的阴气。
  • 坚冰:比喻内心的冷漠或困境。
  • 阳驭:指阳气的控制。
  • 倏来返:突然来去。
  • 玄律:深奥的法则。
  • :传播,散布。
  • 九市:指古代的九个市场,泛指繁华之地。
  • 阳升:阳气上升。
  • 静以收其功:通过静心来收获成效。
  • 养木当以萌:培养树木应从萌芽开始。
  • 养德当以蒙:培养德行应从启蒙开始。
  • (miǎo):微小。
  • 一丝微:极其微小。
  • 群阴攻:众多阴气攻击。
  • 脉脉:形容深沉或含情。
  • 渊泉:深泉,比喻深邃之处。
  • 畴能:谁能。
  • 潜龙:隐藏的龙,比喻潜在的力量或人才。

翻译

过盛的阴气难以抑制,内心的冷漠让我忧虑。阳气的控制突然来去,深奥的法则传播着阴风。就像白昼与黑夜,循环往复难以穷尽。古人闲暇时旅行,繁华的市场禁止通行。阳气上升时担心不够强劲,通过静心来收获成效。培养树木应从萌芽开始,培养德行应从启蒙开始。微小如一丝,却要面对众多阴气的攻击。在深沉的泉底,谁能拔出那隐藏的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阴阳的对比和循环,表达了作者对内在修养和外界环境的深刻思考。诗中,“骄阴”与“阳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生中的矛盾与和谐。通过“养木当以萌,养德当以蒙”的比喻,强调了从基础做起的重要性。最后,以“潜龙”为喻,暗示了潜在力量的珍贵和难以发掘的困境,体现了作者对深层次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追求。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