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道中作

涧道晴云雪草春,石门丹壁斗嶙峋。 闻雷不羡蛟龙起,避地番将虎豹邻。 少室山人虚索价,壶关三老实藏珍。 烟花白日经行处,鸿雁冥冥叹此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涧道:山涧中的小路。
  • 晴云雪草春:形容春天山间的景色,晴朗的天空下,云雾缭绕,雪还未完全融化,草开始生长。
  • 石门:指山间的天然石门。
  • 丹壁:红色的山壁。
  • 斗嶙峋:形容山势险峻,突兀。
  • 闻雷不羡蛟龙起:听到雷声,不羡慕蛟龙因雷而起,意指不羡慕权势或显赫。
  • 避地:隐居的地方。
  • 番将虎豹邻:与虎豹为邻,形容隐居地的偏僻和危险。
  • 少室山人:指隐居在少室山的人。
  • 虚索价:虚高的价格,这里可能指隐士的高洁不凡。
  • 壶关三老:指隐居在壶关的三位老人,象征着智慧和隐逸。
  • 实藏珍:实际拥有珍贵的品质或智慧。
  • 烟花白日: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和明亮的白日。
  • 经行处:行走的地方。
  • 鸿雁冥冥:鸿雁高飞,形容高远不可及。
  • 叹此身:对自己现状的感慨。

翻译

山涧小路在晴朗的天空下,春天的云雾和未融的雪草交织,石门和红色的山壁显得格外险峻。听到雷声,我不羡慕蛟龙因雷而起,我选择隐居的地方,虽然与虎豹为邻,但心安理得。少室山的隐士或许虚高了自己的价值,而壶关的三位老者却实实在在地藏有珍宝。我在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和明亮的白日下行走,看着高飞的鸿雁,感叹自己的境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盘山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屑。诗中“闻雷不羡蛟龙起”一句,显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而“避地番将虎豹邻”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居地的选择,即使环境险恶,也心甘情愿。最后两句“烟花白日经行处,鸿雁冥冥叹此身”则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鸿雁的高飞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