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盛开群友来看

吾家何处牡丹园,杨子冈西古宋原。 忽有芳菲妍岸阁,岂期车马驻江村。 怜香实怕青萝掩,在野虚愁蔓草繁。 碧草春风筵席罢,何人道有国花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牡丹园:种植牡丹的园地。
  • 杨子冈: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古宋原:古地名,可能指古代宋国的原野。
  • 芳菲:指花草的香气和美丽。
  • 妍岸阁:美丽的岸边楼阁。
  • 车马:指来访的客人。
  • 青萝: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遮掩牡丹的杂草。
  •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
  • 筵席:宴会。
  • 国花:指牡丹,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将其视为国花。

翻译

在我的家乡,哪里有牡丹园呢?就在杨子冈西边的古宋原。 忽然间,岸边的楼阁被花草的香气和美丽所包围,怎能期待有车马来访这江边的小村呢? 我实在担心青萝这种杂草会遮掩了牡丹的香气,而在野外,又忧虑蔓延的草会繁盛。 春风中的宴会已经结束,不知还有谁会记得这国花的美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牡丹盛开的景象,以及作者对牡丹被杂草遮掩的忧虑。诗中,“芳菲妍岸阁”一句,以芳菲形容牡丹的香气和美丽,妍岸阁则描绘了牡丹盛开的环境,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后句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被杂草遮掩的担忧,以及对牡丹美丽可能被遗忘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