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监察秋登明远楼之作

院锁帘垂白日幽,为谁乘兴独登楼。 地平嵩岳窗中出,天倒黄河槛外流。 坐对炉烟云并起,醉摇霜笔树还秋。 可怜大厦须梁栋,未展那知匠氏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锁帘:紧闭的帘子。
  • 乘兴:随着兴致。
  • 嵩岳:即嵩山,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
  • 槛外:栏杆之外。
  • 炉烟:香炉中升起的烟雾。
  • 霜笔:指笔,因书写时如霜降,故称。
  • 匠氏:指建筑师或工匠。

翻译

院子里紧闭的帘幕下,白日显得格外幽静,我独自登上楼台,不知是为了谁而兴致勃勃。从窗户中望出去,地平线上嵩山的轮廓清晰可见,天空仿佛倒映着黄河,在栏杆外流淌。坐在那里,炉烟与云雾一同升起,醉意中挥动霜笔,树影也随之染上了秋意。可惜,大厦需要坚固的梁栋支撑,未曾展开的图纸,又怎能预知工匠的忧虑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独自登楼远眺的情景,通过“嵩岳”、“黄河”等自然景观的壮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远大志向。诗中“炉烟云并起”、“霜笔树还秋”等句,巧妙地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未来未知的忧虑。结尾的“匠氏忧”则隐喻了诗人对国家社稷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深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