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儗古九首其一

作诗陶吾情,岂谓观风采。 所以句工拙,吟罢不复改。 鲁连耻帝秦,乃欲蹈东海。 顾我席上珍,不聘还相待。 思唯正路由,遁世夫何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儗(nǐ):模拟,仿照。
  • 陶吾情:陶冶我的情感。
  • 观风采:观察和记录风俗民情。
  • 句工拙:句子的精巧与笨拙。
  • 鲁连耻帝秦: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因不愿为秦国效力而欲投海自尽。
  • 蹈东海:跳入东海,指鲁仲连的自杀行为。
  • 席上珍:比喻有才能的人。
  • 不聘还相待:不被聘用,但仍然等待机会。
  • 思唯正路由:思考正确的道路和方法。
  • 遁世:隐居避世。

翻译

我写诗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感,并不是为了观察和记录风俗民情。所以,诗句的精巧与笨拙,吟咏完毕后我就不再修改。就像鲁仲连耻于为秦国效力,宁愿选择跳入东海一样。我虽然有才能,但不被聘用,我仍然等待着机会。我思考着正确的道路和方法,即使选择隐居避世,我也不会后悔。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贤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强调自己写诗的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感,而不是为了记录风俗民情,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本质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人通过鲁仲连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愿为权势所用的决心,即使不被聘用,也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路。最后,诗人表明自己即使选择隐居避世,也不会后悔,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坚定和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