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咏贫士七首其一

百步见秋毫,自昔称离娄。 未能若斯人,夙志那得酬。 酬志岂在目,心明万物周。 万物各有托,贫穷复何忧。 黔娄没已久,举世无与俦。 九原如可作,吾心安所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步见秋毫:形容视力极好,能在百步之外看见秋天的细小毫毛。
  • 离娄:古代传说中视力极强的人。
  • 夙志:早年的志向。
  • 酬志:实现志向。
  • 黔娄:古代传说中的贫士,以清贫自守著称。
  • 九原:指九泉之下,即阴间。

翻译

在百步之外能看见秋天的细小毫毛,自古以来被称为离娄般的视力。 我未能达到这样的人,早年的志向怎能实现。 实现志向岂在于视力,心明则万物皆清晰可见。 万物各有其依托,贫穷又有何忧虑。 黔娄去世已久,整个世界无人能与之相比。 若能回到九泉之下,我的心又何求于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态度和对志向实现的思考。诗中,“百步见秋毫”与“心明万物周”形成对比,强调了内心的明澈远比外在的视力更为重要。诗人通过对黔娄的怀念,表达了对清贫自守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中无人能理解这种生活的遗憾。最后,诗人希望能在九泉之下找到心灵的归宿,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