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拟挽歌诗三首其一

人生百年中,日月何迫促。 但恐无实行,后世不足录。 死生如夜旦,荣悴同草木。 昔闻子产死,郑人多巷哭。 惟知生时情,非望死者觉。 从今归大化,更无荣与辱。 役役久在世,此心何时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迫促:紧迫,急促。
  • 实行:实际的行动或行为。
  • 荣悴:荣华与衰败。
  •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 巷哭:在街道上哭泣,形容人们深切的哀悼。
  • 大化:指自然的变化或宇宙的运行。
  • 役役:劳碌,忙碌。

翻译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日月流逝何其急促。 只担心没有实际的善行,后世无法留下记录。 生死如同夜与昼,荣华与衰败如同草木。 昔日听说子产去世,郑国人民在街道上痛哭。 只知道生前的人情,不期望死后的觉悟。 从此归于自然的变化,不再有荣耀与屈辱。 长久在世间劳碌,这颗心何时才能满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生死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人生百年中,日月何迫促”直接点出了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紧迫,强调了实行的必要性。通过子产的典故,诗人展现了人们对于生前善行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死后虚名的淡漠。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超脱荣辱、归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劳碌生活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