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饮酒诗二十首其一
孔子无不可,斯为圣之时。
所以游夏徒,不能赞一辞。
藐余千载后,取则良在兹。
但恐盛德事,反使傍人疑。
先正亦何人,庶几不我欺。
嗟尔营营者,舍此将安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藐 (miǎo):远。
- 取则:遵循法则。
- 傍人:旁人。
- 先正:古代的贤人。
- 庶几:或许,表示希望或推测。
- 营营:忙碌,奔波。
翻译
孔子无论何时都能顺应时势,这正是他的圣明之处。因此,即使是像子游和子夏这样的弟子,也无法对他的言行提出任何批评。我虽然远离孔子千年之后,但仍能从中学习到正确的法则。只是担心这种崇高的德行,反而会让旁人产生疑惑。古代的贤人又是怎样的人呢?希望他们不会欺骗我。唉,那些忙碌奔波的人们,如果舍弃了这些,又将何去何从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孔子圣德的敬仰和对古代贤人的信任。诗人通过对比孔子的圣明与自己的渺小,强调了学习古人德行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人们忙碌而无目的生活的忧虑,暗示了追求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