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饮酒诗二十首其一

带索怜荣启,行歌依太山。 当年逮九十,三乐非空言。 贫固士之常,怡然度流年。 斯可敦薄俗,千载清风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带索:用绳索捆绑。这里指荣启被捆绑。
  • :同情。
  • 行歌:边走边唱歌。
  • :依靠,依傍。
  • 太山:即泰山,中国五岳之一。
  • 当年:指荣启的壮年时期。
  • :达到。
  • 九十:指九十岁,这里表示高龄。
  • 三乐:指三种快乐,具体内容不详,可能是指荣启生活中的三种乐趣。
  • 非空言:不是空话,指荣启的生活态度是真实的。
  • 贫固士之常:贫穷是士人的常态。
  • 怡然:愉快、安适的样子。
  • 度流年:度过时光。
  • 敦薄俗:敦厚朴实的风俗。
  • 千载:千年。
  • 清风传:清廉的风气传承。

翻译

同情那位被捆绑的荣启,他边走边唱,依靠着泰山。在他壮年时期,直到九十岁高龄,他所享受的三种乐趣并非空话。贫穷固然是士人的常态,但他却能怡然自得地度过每一年的时光。他的生活态度可以敦厚朴实的风俗,这种清廉的风气传承了千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荣启的描述,展现了士人面对贫穷时的豁达与乐观。荣启虽然被捆绑,但他依然能够边走边唱,依靠着泰山,享受生活中的三种乐趣。诗人认为,贫穷是士人的常态,但荣启却能够怡然自得地度过时光,这种生活态度可以敦厚朴实的风俗,传承清廉的风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荣启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