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古

稽古有嘉言,逸欲戒谆谆。 大圣若重瞳,禹益犹互陈。 阿衡佐商嗣,风愆竟勿循。 恳恳周太保,旅獒却来宾。 敬观无逸图,有邦万世珍。 夫何事荒怠,此道未遑询。 飘飘夹林赏,艳艳闾须春。 岂有鸱鸮智,将同燕雀伦。 在古垂明鉴,休迷覆车尘。 支颐顾衷曲,期不负儒绅。 嗟彼一心微,纷纷众欲并。 所以古哲人,惕然事箴警。 自新若盘铭,常使目在炳。 楹杖与剑矛,丹书更肃整。 稷庙铸金人,三缄贵深省。 式观鲁欹器,持盈未堪骋。 亦有睿圣公,年耄心愈儆。 旅贲瞽史徒,交戒幸无眚。 顾惟理与义,涵养见真境。 心正意亦诚,允矣前脩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稽古:考察古代历史。
  • 逸欲:放纵欲望。
  • 谆谆:反复教导,恳切叮咛。
  • 重瞳:传说中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这里指舜。
  • 禹益:禹和益,古代的贤臣。
  • 阿衡:商朝的贤相伊尹。
  • 风愆:风俗的过失。
  • 周太保:周朝的太保,官职名。
  • 旅獒:古代的一种猛犬。
  • 无逸图:古代的一种图画,用来警示君王不要放纵享乐。
  • 荒怠:荒废怠惰。
  • 夹林:夹杂在树林中。
  • 闾须:古代的一种乐器。
  • 鸱鸮:猫头鹰,比喻愚昧无知。
  • 燕雀:比喻平凡无能。
  • 覆车尘:比喻前人的失败教训。
  • 支颐:手托下巴,沉思的样子。
  • 衷曲:内心的真情。
  • 儒绅:儒家的绅士,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 惕然:警觉的样子。
  • 箴警:劝诫警告。
  • 盘铭:古代器物上的铭文。
  • 楹杖:古代的一种刑具。
  • 丹书:用朱砂写的书,指重要的文献。
  • 稷庙:祭祀农神稷的庙宇。
  • 三缄:指言语谨慎。
  • 鲁欹器:古代鲁国的一种倾斜的器物,用来比喻人的行为不稳定。
  • 持盈:保持充盈,不使外溢。
  • 睿圣公:睿智圣明的公侯。
  • 旅贲:古代的一种勇士。
  • 瞽史:盲目的史官。
  • 交戒:相互告诫。
  • :过失,错误。
  • 允矣:诚然,确实。
  • 前脩:前人的修为。

翻译

考察古代历史,有好的言论,告诫人们要戒除放纵欲望。伟大的圣人如舜,他的眼睛有两个瞳孔,禹和益这样的贤臣还在互相陈述。商朝的贤相伊尹辅佐商朝的后嗣,但风俗的过失终究没有被遵循。周朝的太保恳切地教导,旅獒这种猛犬却来宾。敬看无逸图,这是治理国家的万世珍宝。为何事情荒废怠惰,这个道理还未有时间去询问。在飘飘的夹林中欣赏,艳艳的闾须春光。岂有鸱鸮的智慧,将同燕雀为伍。在古代留下明鉴,不要迷失在前人的失败教训中。手托下巴沉思,期望不辜负儒家的绅士。唉,那些微小的心思,纷纷扰扰的欲望并存。所以古代的哲人,警觉地从事劝诫警告。自新如同盘铭,常常使目光明亮。楹杖与剑矛,丹书更加严肃整饬。稷庙铸造金人,三缄其口贵在深省。观察鲁国的欹器,保持充盈却未能驰骋。也有睿智圣明的公侯,年老而心更加警觉。旅贲和盲目的史官,相互告诫希望没有过失。回顾理与义,涵养显现真境。心正意诚,确实与前人的修为并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历史和哲人的回顾,强调了戒除逸欲、保持警觉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许多古代的典故和象征,如舜的重瞳、禹益的互陈、伊尹的辅佐等,来表达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后人的期望。诗人通过对比鸱鸮与燕雀、鲁欹器的持盈与驰骋,警示人们要有智慧和远见,不要被眼前的享乐所迷惑,而应追求内心的正直和真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道德的深刻理解和推崇。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