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赋蜀主降唐

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 唐主再悬新日月,蜀王难保旧山川。 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数尽年。 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诏:遵照皇帝的命令。
  • 蜀主:指蜀国的君主。
  • 降唐:向唐朝投降。
  • 文武:文官和武官,泛指官员。
  • 朝天:朝见天子,指向中央政权表示忠诚。
  • 邻师:邻国的军队。
  • 塞烟:边塞的烽烟,指边疆的战事。
  • 唐主:指唐朝的皇帝。
  • 新日月:新的政权或时代。
  • 蜀王:蜀国的君主。
  • 旧山川:原有的国土。
  • 非干:并非。
  • 将相:将军和宰相,泛指高级官员。
  • 扶持拙:扶持不力。
  • 君臣:君主和臣子。
  • 数尽年:命运已尽,指国家的灭亡。
  • 潸然:流泪的样子。

翻译

全城的文官武将都渴望朝见天子,却未察觉邻国的军队已侵犯边疆。唐朝皇帝再次掌握了新的政权,而蜀国的君主却难以保住自己的国土。这并非因为将军和宰相扶持不力,而是君臣的命运已经走到了尽头。自古至今,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人们几度欢笑,几度泪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蜀国灭亡的悲凉景象,通过对蜀国君臣命运的无奈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满城文武欲朝天”与“蜀王难保旧山川”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蜀国的衰败和唐朝的强盛。最后两句“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则抒发了对历史循环往复、人生无常的深沉哀思。

牛希济

牛希,五代词人,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 ► 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