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院学士赐宴得筵字

· 王翰
东堂起集贤,贵得从神仙。 首命台阶老,将崇御府员。 送人锵玉佩,中使拂琼筵。 和乐薰风解,湛恩时雨连。 长材成磊落,短翮强翩翾。 徒仰蓬莱地,何阶不让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依照别人诗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表示对对方的应和。
  • 圣制:皇帝所作的诗文。
  • 集贤院:唐代的一个学术机构,负责编纂图书和选拔人才。
  • (yán):宴席。
  • 锵玉佩:形容玉佩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 中使:宫中的使者。
  • 拂琼筵:拂去宴席上的尘埃,比喻准备宴席。
  • 薰风:和煦的风,比喻良好的影响。
  • 湛恩:深厚的恩惠。
  • 磊落:形容人品正直,胸怀坦荡。
  • 翩翾(piān xuān):形容鸟飞得轻快。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比喻高远或难以达到的地方。
  • 让缘:让位,比喻放弃机会或地位。

翻译

在东堂设立集贤院,尊贵地接待神仙般的学者。 首先任命资历深厚的老者,以提升御府的官员。 送行的人佩戴着清脆的玉佩,宫中的使者准备着华丽的宴席。 和谐的音乐如和煦的风般化解忧愁,深厚的恩惠如及时的雨连绵不断。 才华横溢的人显得正直坦荡,即使翅膀短小也能努力飞翔。 只能仰望那遥远的蓬莱仙境,却不知如何才能不放弃这样的缘分。

赏析

这首诗是王翰为了应和皇帝的诗作而创作的,表达了对集贤院学者和皇帝恩赐的赞美。诗中通过“锵玉佩”、“拂琼筵”等意象描绘了宴会的盛况,以及“薰风解”、“湛恩连”等表达了皇帝的恩泽如春风化雨,滋润人心。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和机遇的渴望,以及对于无法触及的高远理想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王翰

王翰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王翰家中富裕,性格豪放不羁,喜饮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进士,并州长史张惠贞奇其才,举直言极谏、超拔群类等制科,调王翰昌乐尉。开元九年(721年),张说入朝为相,召王翰为秘书正字,又擢驾部员外郎。“枥多名马,家有妓乐”,“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颐指侪类,人多嫉之。”出为汝州长史,改为仙州别驾,仍然“日聚英豪,从禽击鼓,恣为欢赏”。后被贬为道州司马,卒于前往道州途中。其作品《凉州词》为古今之绝唱。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