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
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与梨栗。真子无私自不栽,感得一株阶下出。
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若言此物无道性,何意孤生来就人。
二月三月山初暖,最爱低檐数枝短。白花不用乌衔来,自有风吹手中满,九月十月争破颜。
金实离离色殷殷,一夜天晴香满山。
天生珍木异于俗,俗士来逢不敢触。清阴独步禅起时,徙倚前看看不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洞庭仙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真子:指仙人或高僧。
- 道性:指与道相合的性质或本性。
- 金实:指成熟的果实。
- 离离:形容果实繁多,密密麻麻的样子。
- 色殷殷:颜色深红的样子。
- 清阴:清凉的树荫。
- 徙倚:徘徊,来回走动。
翻译
洞庭湖的仙山只生长橘子,不生长普通的树木和梨栗。仙人无私,自然不会特意栽种,却感动得一株橘树在阶下生长出来。细叶繁枝,露水新鲜,四季常绿,与春天无关。如果说这橘树没有与道相合的性质,为何它孤独地生长,却靠近了人。二月三月,山初暖,最喜欢低矮的屋檐下那几枝短短的橘枝。白色的花朵不需要乌鸦衔来,自然有风吹来,手中满是花瓣,九月十月,橘树争相破颜。成熟的果实密密麻麻,颜色深红,一夜天晴,香气满山。天生的珍奇树木异于俗世,俗人来访时不敢触碰。在清凉的树荫下独步,禅定时,徘徊前看,总觉得看不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山中一株孤生的橘树,通过橘树的特性和生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道性的思考。诗中,“真子无私自不栽”一句,既体现了仙人的超然态度,也暗示了橘树的非凡来历。橘树四季常绿,不依赖春天的恩赐,象征着其独立于世俗之外的品格。后文通过对橘树花果的描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隐喻道性的存在。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一株橘树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道性合一的向往和追求。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
皎然的其他作品
- 《 荅豆卢居士春夜游东园见怀 》 —— [ 唐 ] 皎然
- 《 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因有是寄 》 —— [ 唐 ] 皎然
- 《 见挑灯偈 》 —— [ 唐 ] 皎然
- 《 集汤评事衡湖上望微雨 》 —— [ 唐 ] 皎然
- 《 惜暮景 》 —— [ 唐 ] 皎然
- 《 同明府章送沈秀才还石门山读书 》 —— [ 唐 ] 皎然
- 《 九日同卢使君幼平吴兴郊外送李司仓赴选 》 —— [ 唐 ] 皎然
- 《 送唐赞善游越 》 —— [ 唐 ] 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