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二十章

· 元稹
有鸟有鸟皆百舌,舌端百啭声咄㗧。 先春尽学百鸟啼,真伪不分听者悦。 伶伦凤律乱宫商,盘木天鸡误时节。 朝朝暮暮主人耳,桃李无言管弦咽。 五月炎光朱火盛,阳燄烧阴幽响绝。 安知不是卷舌星,化作刚刀一时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舌:鸟名,即乌鸫,以其鸣声多变似百鸟之音而得名。
  • 咄㗧(duō zhuó):形容声音杂乱。
  • 伶伦:古代乐官名。
  • 凤律:指音乐或音律。
  • 宫商:古代五音中的宫和商,泛指音乐。
  • 盘木:传说中的神木。
  • 天鸡:神话中的鸟名,能报晓。
  • 阳燄:阳光。
  • 卷舌星:星宿名,传说中能使人言语不利的星宿。

翻译

有鸟名为百舌,其舌端能发出百种鸟鸣,声音杂乱。 它在春天来临之前就学会模仿百鸟的啼鸣,真假难辨,令听者愉悦。 乐官的音律混乱了宫商,神木上的天鸡误报了时节。 日复一日,主人的耳边只有这鸟鸣,桃李不言,但管弦之声却低沉。 五月炎热的阳光如火般炽烈,阳光烧灼下,幽暗中的声音断绝。 谁知道这百舌鸟不是卷舌星变的,化作锋利的刀,一瞬间将一切切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百舌鸟的鸣声,隐喻了世间的真伪难辨和混乱无序。诗中“百舌”以其多变的鸣声象征了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而“伶伦凤律乱宫商”则进一步以音乐的混乱比喻了社会秩序的失衡。末句“安知不是卷舌星,化作刚刀一时截”则暗示了这种混乱可能带来的突然和剧烈的变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观察和隐忧。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