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

· 元稹
学语胡儿撼玉玲,甘州破里最星星。 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琵琶:一种弹拨乐器,起源于波斯,后传入中国,成为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 学语胡儿:指学习汉语的外族儿童。
  • :摇动。
  • 玉玲:形容琵琶的声音清脆悦耳。
  • 甘州破:甘州,古代地名,今甘肃张掖;破,指曲调中的急促部分。
  • 星星:形容声音细小而清晰。
  • 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 工夫:时间。

翻译

学说汉语的外族儿童摇动着玉玲般的琵琶,甘州曲中的急促部分声音细小而清晰。地方长官自恨常常事务繁忙,无法每晚都有时间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外族儿童学习汉语并演奏琵琶的情景,展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诗中“学语胡儿撼玉玲”一句,既描绘了琵琶声的清脆,也暗示了外族儿童对汉文化的接纳与喜爱。后两句则通过使君的遗憾,表达了作者对繁忙生活中无法享受艺术之美的感慨,体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珍视。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