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苦热行

· 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日:烈日。
  • 火云:形容夏日天空中的云彩,如同火焰一般。
  • 焦卷:因炎热而枯萎卷曲。
  • 竭涸:干涸,水流枯竭。
  • 轻纨:轻薄的丝织品。
  • 莞簟:用莞草编织的席子。
  • 絺绤:细葛布和粗葛布,这里指用葛布制成的衣物。
  • :洗涤。
  • 寥廓:广阔无垠的空间。
  • 甘露门:佛教用语,比喻达到清凉解脱的境界。

翻译

烈日遍布天地,火云如同山岳般堆积。 草木都因炎热而枯萎卷曲,河流湖泊都已干涸。 轻薄的丝衣也感觉沉重,茂密的树木下阴凉稀薄。 莞草席子都难以靠近,葛布衣物一再洗涤仍感热。 想象自己能离开这酷热的世界,心旷神怡地置身于广阔无垠的空间。 万里长风徐徐吹来,江海荡涤着烦闷和污浊。 回头看自己的身体,才知这是烦恼的根源,原来内心还未觉悟。 忽然间进入了清凉解脱的境界,宛如品尝到了甘露般的快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酷暑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的感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炎热的程度。诗中,“赤日”、“火云”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酷热,而“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枯萎和干涸来象征酷热的影响。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想象和比喻,表达了对清凉解脱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内心觉悟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炎热世界的超脱和对清凉境界的渴望。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