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绩
家住箕山下,门枕颍川滨。 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 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箕山:山名,相传为古代隐士许由隐居之地。
  • 颍川:河流名,流经今河南省。
  • :指汉朝。
  • :指秦朝。
  • 前庭:房屋前面的庭院。
  • 后园:房屋后面的花园。
  • 中林士:指隐居在林中的士人。
  • 何忝:何愧。
  • 上皇人:指古代的贤人或帝王。

翻译

我家住在箕山之下,门前是颍川的河滨。 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汉朝,只听说过去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暴政。 在月光下弹琴于前庭,在春日的后园中劝酒。 我自得其乐,作为隐居在林中的士人,又何愧于古代的贤人或帝王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王绩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通过“箕山”、“颍川”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状态。诗中“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淡漠,而“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则进一步以琴酒之乐,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最后两句“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更是体现了诗人对自己隐士身份的自豪,以及对古代贤人的敬仰,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怀。

王绩

王绩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