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应李郎中见贻佳作次韵奉酬

· 王建
窗户风凉四面开,陶公爱晚上高台。 中庭不热青山入,野水初晴白鸟来。 静思道心缘境熟,粗疏文字见诗回。 诸生围绕新篇读,玉阙仙宫少此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应:古代对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的称呼,这里可能指李郎中的别号或官职。
  • :赠送。
  • 佳作:优秀的作品。
  •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作诗。
  • 奉酬:回赠诗文以表达感谢或回应。
  • 陶公:指东晋诗人陶渊明,这里用来比喻李郎中。
  • 中庭:庭院之中。
  • 静思道心:沉思中领悟的道理或心境。
  • 缘境熟:因为环境的熟悉而产生的感悟。
  • 粗疏文字:指自己诗文的朴素和不加修饰。
  • 玉阙仙宫:比喻皇宫或高雅的场所。

翻译

窗户四面吹来凉风,敞开着,李郎中喜爱在夜晚登上高台。庭院中并不热,青山映入眼帘,野外的河水初晴,白鸟飞来。我静思中领悟的道理,因为环境的熟悉而更加深刻,我的诗文虽然朴素,却能见到诗意的回归。众多学子围绕着新作阅读,即使在皇宫那样的高雅场所,也少有这样的才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窗户、风、高台、庭院、青山、野水、白鸟等元素,构建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诗中“静思道心缘境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自我反思。结尾处对李郎中才华的赞美,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也隐含了对诗歌艺术价值的肯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

王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