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

· 元稹
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 兴庆首行千命妇,会稽旁带六诸侯。 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煖共游。 我有主恩羞未报,君于此外更何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初除:初次任命。
  • 浙东:指浙江东部地区。
  • 阻色:不悦的表情。
  • 四韵:四句诗,每句押韵。
  • 巴地:指四川地区。
  • 双旌:古代官员出使或赴任时所持的两种旗帜,象征身份和权力。
  • 越州: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 兴庆:唐代宫殿名,这里指宫廷。
  • 千命妇:指众多受封的妇女。
  • 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 六诸侯:指六个诸侯国。
  • 海楼:海边的楼阁。
  • 翡翠:一种鸟,这里比喻美丽的景色。
  • 镜水:平静如镜的水面。
  • 鸳鸯:比喻夫妻或情侣。
  • 主恩:皇帝的恩典。

翻译

我嫁给你时五月回到巴地,如今你初次任命到浙东,我手持双旌前往越州。 在兴庆宫中,众多受封的妇女围绕,而会稽周边则是六个诸侯国的领地。 海边的楼阁上,翡翠鸟悠闲地飞翔,平静如镜的水面上,鸳鸯温暖地共游。 我心中有未报的皇帝恩典之羞,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呢?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对妻子表达自己赴任浙东的心情和决心。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新职位的期待和对家庭的牵挂。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皇帝恩典的感激和未报之羞,同时也询问妻子是否还有其他的要求,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关怀和对职责的忠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家庭的双重责任感。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