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五首

· 皎然
百万逐呼韩,频年不解鞍。 兵屯绝漠暗,马饮浊河乾。 破虏功未录,劳师力已殚。 须防肘腋下,飞祸出无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呼韩:古代匈奴的一个部落首领,这里指代匈奴。
  • 解鞍:卸下马鞍,指停止行军或休息。
  • 绝漠:极其荒凉的沙漠。
  • 浊河:指河水浑浊的河流。
  • :同“干”,指河水干涸。
  • 破虏:击败敌人。
  • 劳师:使军队劳累。
  • :尽,耗尽。
  • 肘腋:比喻极近的地方,这里指内部。
  • 飞祸:突然而来的灾祸。

翻译

百万大军追逐匈奴,连年累月不卸马鞍。 兵士驻扎在荒凉的沙漠,马儿喝着浑浊的河水,河水已经干涸。 虽然击败了敌人,但功劳尚未被记录,而军队的力量已经耗尽。 必须提防内部,突如其来的灾祸往往无端而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朝边疆战争的艰辛与危险。诗中,“百万逐呼韩,频年不解鞍”展现了战争的持久与残酷,士兵们连年征战,不得休息。后两句“兵屯绝漠暗,马饮浊河乾”进一步以荒凉的沙漠和干涸的河水,象征了战争环境的恶劣。诗的最后两句“破虏功未录,劳师力已殚。须防肘腋下,飞祸出无端”则深刻指出了战争的无奈与内忧外患的现实,警示人们即使在胜利之后,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灾祸可能随时从内部爆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士兵命运的深切同情。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