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妙喜寺:寺庙名,位于中国。
- 逵公院:寺庙内的一个院落。
- 磬(qì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或金属制成,敲击发声。
- 凝心:集中精神,专心致志。
- 清越:声音清脆悠扬。
- 虚籁(lài):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 悬泉:悬挂的泉水,形容水声。
- 幽僧:深居简出的僧人。
- 深定:深入禅定,指僧人修行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 寂历:寂静无声。
- 无性:佛教术语,指万物没有固定的自性,即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
- 真声:真实的声音,这里指磬声。
翻译
一磬声从寒山传来,我凝神细听,那声音清脆悠扬。 细微的自然声响渐渐消失,只有那悬挂的泉水声在回响。 夜晚吟诵时,磬声更显悠长,停止敲击后,余韵难以断绝。 深居的僧人领悟了禅定的奥妙,归去的客人忘却了远行的离别。 在这寂静无声、万物无性的世界中,真实的声音何时起,何时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夜晚寺庙中磬声的悠扬,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实声音的探寻。诗中,“凝心转清越”一句,既描绘了磬声的清脆,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专注。后文通过对自然声响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磬声的独特与深远。结尾处,诗人借用佛教的“无性”概念,探讨了声音的真实性与永恒性,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