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又送潘述之扬州

· 皎然
别渚望邗城,岐路春日遍。 柔风吹杨柳,芳景流郊甸。 日日东林期,今夕异乡县。 文房旷佳士,禅室阻清盼。 离恨夺赏心,不得谐所愿。 莫忆山中人,碧云遥可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别渚(zhǔ):分别的岸边。
  • 邗城(hán chéng):扬州的古称。
  • 岐路:分岔的道路。
  • 柔风:温和的风。
  • 杨柳:柳树。
  • 芳景:美丽的景色。
  • 郊甸(jiāo diàn):郊外。
  • 东林:指东林书院,这里泛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 文房:书房,这里指文人。
  • 旷佳士:指文才出众的人。
  • 禅室:禅房,指僧人修行的地方。
  • 清盼:清静的期待。
  • 谐所愿:实现愿望。
  • 山中人:隐居山林的人。
  • 碧云:比喻远方。

翻译

在分别的岸边眺望邗城,春天的岔路上遍布着美景。 温和的风轻拂着杨柳,美丽的景色在郊外流淌。 每天都在东林书院期待,今晚却身处异乡。 文才出众的士人空等,禅房中清静的期待被阻隔。 离别的恨意夺走了愉悦的心情,未能实现心中的愿望。 不要回忆山中的隐士,遥远的碧云可见却不可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送别友人前往扬州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远方隐士的怀念。诗中“柔风吹杨柳,芳景流郊甸”等句,以春天的美景来衬托离别的哀愁,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末句“莫忆山中人,碧云遥可见”则巧妙地以碧云象征远方,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