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烦暑:闷热的暑气。
- 适性:顺应本性。
- 许:允许,这里指自由自在。
- 云鸿:云中的大雁,比喻高远的志向或自由的灵魂。
- 萧散:悠闲自在。
- 都曹:古代官名,这里指官员。
- 静者:指追求宁静生活的人。
翻译
前方的树林里夏雨刚刚停歇,为我带来了凉爽的风。 在这间屋子里,闷热的暑气被隔绝在外,四周是众山环绕的清新景色。 我忘记了归途,亲近着野外的流水,顺应本性,让云中的大雁自由翱翔。 我这个悠闲自在的官员,与追求宁静生活的人心意相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在北亭避暑的宁静与惬意。诗人通过对比烦暑与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忘归亲野水,适性许云鸿”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
皎然的其他作品
- 《 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 》 —— [ 唐 ] 皎然
- 《 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 》 —— [ 唐 ] 皎然
- 《 集汤评事衡湖上望微雨 》 —— [ 唐 ] 皎然
- 《 哭吴县房耸明府 》 —— [ 唐 ] 皎然
- 《 惜暮景 》 —— [ 唐 ] 皎然
- 《 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 》 —— [ 唐 ] 皎然
- 《 登开元寺楼送崔少府还平望驿 》 —— [ 唐 ] 皎然
- 《 送路少府使京兼觐侍御兄 》 —— [ 唐 ] 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