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 四皓卧云处,千秋叠藓生。 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 我待酬恩了,来听水石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商山: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
  • 四皓:指商山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四位秦末汉初的隐士,因避乱隐居商山。
  • 叠藓:藓苔层叠,形容时间久远。
  • 昼烧:指白天的阳光照耀。
  • 笼涧:覆盖在山涧之上。
  • 残雪:冬天未融化的雪。
  • 酬恩:报答恩情。

翻译

商山这条路上,即使是夜晚也有人为了名利奔波。 四位隐士曾经安卧的云端之地,如今已是千秋岁月,藓苔层叠。 白天的阳光照耀下,山涧显得幽暗,而隔着树林的残雪却分外明亮。 我等待着报答完所有的恩情后,再来此地聆听水石的自然之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商山的景色与历史,通过对比日夜不息的名利之路与四皓隐居的静谧之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诗中“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一句,巧妙地运用光影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结尾的“我待酬恩了,来听水石声”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隐逸生活的期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时值梁代,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 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