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十首

· 元稹
楚人千万户,生死系时君。 当璧便为嗣,贤愚安可分。 干戈长浩浩,篡乱亦纷纷。 纵有明在下,区区何足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人:指楚国的百姓。
  • 千万户:形容人口众多。
  • 生死系时君:指百姓的生死安危与当时的君主息息相关。
  • 当璧:指合法的继承人。璧,古代的一种玉器,常用于象征权力和合法性。
  • :继承人。
  • 贤愚安可分:贤明与愚昧如何区分。
  • 干戈:战争。
  • 浩浩:形容战争规模巨大,持续时间长。
  • 篡乱:指非法夺取政权的行为。
  • 纷纷:形容篡乱事件频繁发生。
  • 明在下:指有才德的人在民间。
  • 区区:微不足道。

翻译

楚国有成千上万的家庭,他们的生死安危都与当时的君主紧密相连。如果合法的继承人能够顺利继位,那么贤明与愚昧又有什么区别呢?然而,战争连绵不断,篡位夺权的事件也层出不穷。即使民间有才德之人,他们的力量也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楚国百姓与君主的关系,以及战争和篡乱的频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的忧虑。诗中“当璧便为嗣,贤愚安可分”一句,既体现了对合法继承的重视,也暗含了对贤愚不分的批判。而“干戈长浩浩,篡乱亦纷纷”则进一步以战争和篡乱的景象,揭示了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最后,“纵有明在下,区区何足云”则流露出对民间才德之士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悲愤。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