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房卢氏琯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岂复少十室,弦歌在两楹。
浮人日已归,但坐事农耕。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
秋山一何净,苍翠临寒城。
视事兼偃卧,对书不簪缨。
萧条人吏疏,鸟雀下空庭。
鄙夫心所尚,晚节异平生。
将从海岳居,守静解天刑。
或可累安邑,茅茨君试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 无不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
- 苍生:指百姓。
- 十室:指小地方。
- 弦歌:古代教育的一种形式,这里指教育。
- 两楹:指房屋的正厅。
- 浮人:游荡的人。
- 桑榆:指日落时分的太阳,比喻晚年。
- 邑里:村落。
- 视事:处理公务。
- 偃卧:躺卧。
- 簪缨:古代官吏的冠饰,这里指做官。
- 萧条:寂寥,冷清。
- 鄙夫:自谦之词,指自己。
- 海岳:指远离尘嚣的地方。
- 天刑:天命。
- 安邑:地名,这里指安定的生活。
- 茅茨:茅草屋顶,指简朴的生活。
翻译
通达事理的人无所不能,忘却自我,关爱百姓。 岂会局限于小地方,教育之声在正厅中回响。 游荡的人们日渐归家,只因忙于农耕。 夕阳下的桑榆树郁郁葱葱,村落中鸡鸣声此起彼伏。 秋天的山峦多么清澈,苍翠的颜色临近寒城。 处理公务后便躺卧休息,阅读书籍而不追求官职。 官吏稀少,人烟稀少,鸟雀在空旷的庭院中飞翔。 我心中所向往的,晚年与平生不同。 将前往远离尘嚣的地方居住,守静以解天命。 或许可以安定下来,尝试过简朴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王维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官场的超然态度。诗中,“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展现了王维的博大胸怀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通过对比“弦歌在两楹”与“视事兼偃卧,对书不簪缨”,诗人表达了对教育的热爱与对官职的淡漠。最后,诗人以“将从海岳居,守静解天刑”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其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生活的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王维晚年的心境转变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