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郑方回

· 皎然
独禅外念入,中夜不成定。 顾我憔悴容,泽君阳春咏。 词贞思且逸,琼彩何晖映。 如聆云和音,况睹声名盛。 琴语掩为闻,山心声宜听。 是时寒光澈,万境澄以净。 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 远情偶兹夕,道用增寥夐。 思君处虚空,一操不可更。 时美城北徐,家承谷口郑。 轩车未有辙,蒿兰且同径。 庄生诫近名,夫子罕言命。 是以耕楚田,旷然殊独行。 萎蕤鸾凤彩,特达圭璋性。 通隐嘉黄绮,高儒重荀孟。 世污我未起,道蹇吾犹病。 逸翮思冥冥,潜鳞乐游泳。 宗师许学外,恨不逢孔圣。 说诗迷颓靡,偶俗伤趋竞。 此道谁共诠,因君情欲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á):答。
  • 皎然:唐代诗人,以清新的诗风著称。
  • (chán):佛教用语,指冥想、静思。
  • 中夜:半夜。
  • 憔悴 (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美好的事物。
  • 琼彩:美玉的光彩,比喻诗文的华美。
  • 云和: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比喻美妙的音乐。
  • 寒光:寒冷的光线,这里指月光。
  • (chéng):清澈。
  • 寥夐 (liáo xiòng):高远,深远。
  • 萎蕤 (wěi ruí):形容草木茂盛。
  • 圭璋 (guī zhāng):古代的玉器,比喻品德高尚。
  • 黄绮 (huáng qǐ):黄色的绸缎,比喻高贵的身份。
  • 荀孟:指荀子和孟子,两位古代儒家学者。
  • (jiǎn):困难,不顺。
  • 逸翮 (yì hé):指飞翔的鸟,比喻自由自在。
  • 潜鳞:指水中的鱼,比喻隐居的生活。
  • 颓靡 (tuí mǐ):颓废,不振作。
  • 趋竞 (qū jìng):争先恐后,追逐名利。

翻译

我独自在禅修中,将外部的杂念排除,但在半夜时分,心神仍未完全安定。看到我憔悴的面容,你用阳春般的诗篇来安慰我。你的诗句坚定而思绪飘逸,如同美玉般的光彩照人。仿佛听到了云和乐器的声音,更让人感受到你的名声之盛。琴声虽被掩盖,但山中的心灵之声更应被倾听。此时月光寒冷而清澈,万物都显得格外纯净。高秋的日月清明,天地之气正中。在这样的夜晚,我的情感也随之高远,道义之感更加深邃。思念你时,我感觉自己仿佛处在虚空之中,一曲琴音再也无法改变。时常赞美城北的徐公,家世承袭自谷口的郑氏。但轩车尚未有轨迹,蒿草与兰花同在一径。庄子告诫我们不要追求名声,夫子也很少谈及命运。因此,我在楚地耕田,独自一人,与众不同。萎蕤的草木如同鸾凤的彩羽,特立独行的品格如同圭璋。通达隐逸之士赞美黄绮,高儒重视荀孟的学说。世间的污浊我尚未起身,道义的艰难我仍感病痛。自由飞翔的鸟儿思索着深远的天空,潜藏的鱼儿快乐地游泳。宗师之外,我学到了更多,遗憾的是未能遇到孔圣人。解读诗歌时,我迷失于颓废之中,偶尔也会被世俗所伤。这一道义,谁能共同阐释?因为你,我的情感得以尽情表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皎然在禅修中的心境,以及对友人郑方回的思念和赞美。诗中,皎然通过对比自己的憔悴与郑方回诗篇中的阳春之美,展现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世俗的疏离感,以及对高远理想的追求。皎然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将自己的情感与道义的思考融入其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皎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