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张湖南宴望岳楼稹为监察御史张中丞知杂事

· 元稹
观象楼前奉末班,绛峰只似殿庭间。 今日高楼重陪宴,雨笼衡岳是南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观象楼:古代用于观测天象的楼阁。
  • 奉末班:指在官职中处于较低的位置,末班即最后一班,比喻职位低。
  • 绛峰:红色的山峰,这里可能指岳麓山的某个山峰。
  • 殿庭:宫殿前的庭院,这里比喻观象楼前的景象。
  • 衡岳:即衡山,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翻译

在观象楼前,我作为监察御史的末位官员,眼前的绛峰美景,仿佛就在宫殿的庭院之间。今日再次陪同张湖南在楼上宴饮,雨雾笼罩下的衡山,宛如南山一般幽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观象楼前与张湖南一同宴饮的情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慨。诗中“绛峰只似殿庭间”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宫廷景象相比,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独特感受。后两句则通过雨雾中的衡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