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旧部曲

· 元结
漫游樊水阴,忽见旧部曲。 尚言军中好,犹望有所属。 故令争者心,至死终不足。 与之一杯酒,喻使烧戎服。 兵兴向十年,所见堪叹哭。 相逢是遗人,当合识荣辱。 劝汝学全生,随我畬退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游:随意游走。
  • 樊水阴:樊水的北岸,水之北称为“阴”。
  • 旧部曲:旧时的部下或同僚。
  • 尚言:仍然说。
  • 有所属:有所归属,指希望重新归属于某个组织或团体。
  • 争者心:争斗之心,指战斗的欲望。
  • 至死终不足:直到死也不满足,形容极度的渴望或执着。
  • 烧戎服:烧掉军装,象征放弃战斗生活。
  • 兵兴:战事兴起。
  • 向十年:将近十年。
  • 遗人:遗留下的人,指未参与战事的人。
  • 全生:保全生命。
  • 畬退谷: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一个隐居或退隐的地方。

翻译

随意游走在樊水的北岸,忽然遇见了旧时的部下。 他们仍然说着军中的好,还希望有所归属。 因此,那些争斗之心,直到死也不满足。 我给他们一杯酒,告诉他们烧掉军装。 战事已经兴起将近十年,所见的一切令人叹息哭泣。 相逢的是那些遗留下的人,应当认识到荣辱。 我劝你学习保全生命,跟随我到畬退谷隐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结在战乱时期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元结偶遇旧部下,他们仍然怀有战斗的欲望,但元结却劝他们放弃战争,追求和平。通过对比旧部下的执着与自己的和平愿望,元结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对生活的破坏。诗的最后,元结提出了隐居的想法,表达了他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彻底否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和平的深切向往。

元结

元结

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迁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