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潓泉示泉上学者

· 元结
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 每到潓泉上,情性可安舒。 草堂在山曲,澄澜涵阶除。 松竹阴幽径,清源涌坐隅。 筑塘列圃畦,引流灌时蔬。 复在郊郭外,正堪静者居。 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 此中若可安,不服铜虎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浪: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
  • 潓泉:泉水的名称。
  • 情性:性情,性格。
  • 安舒:安逸舒适。
  • 澄澜:清澈的水波。
  • :沉浸,包含。
  • 阶除:台阶。
  • :遮蔽。
  • 清源:清澈的泉水。
  • :喷涌。
  • 坐隅:座位的一角。
  • 筑塘:建造水塘。
  • 列圃畦:排列整齐的菜园。
  • 引流:引导水流。
  • :浇灌。
  • 时蔬:应时的蔬菜。
  • 郊郭:城郊。
  • 正堪:正适合。
  • 静者:喜欢安静的人。
  • 惬心:心满意足。
  • 自适:自我满足。
  • 喜尚:喜好。
  • :不同。
  • 铜虎符:古代用于调兵的符信,这里指官职或权力。

翻译

我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很久,不想受到任何束缚。每次来到潓泉边,我的性情都能得到安逸和舒适。草堂坐落在山坳中,清澈的水波沉浸在台阶之下。松竹遮蔽着幽静的小径,清澈的泉水在座位一角喷涌而出。我们建造了水塘,排列整齐的菜园,引导水流浇灌应时的蔬菜。这里位于城郊之外,正适合喜欢安静的人居住。心满意足时,我会感到自我满足,我的喜好可能与他人不同。如果在这个地方能够安心,我宁愿不要官职和权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喜爱。诗中,“漫浪”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而“潓泉”则成为了他寻求心灵安逸的圣地。通过对草堂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如“澄澜涵阶除”、“松竹阴幽径”,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最后,作者明确表示,如果能在此地找到心灵的安宁,他宁愿放弃世俗的权力和地位,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自由的珍视。

元结

元结

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迁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