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常吾直
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
战争且未息,徵敛何时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
近年更长吏,数月未为速。
来者罢而官,岂得不为辱。
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
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闾(lǘ)里:指平民居住的地方。
- 徵敛(zhēng liǎn):征收赋税。
- 天粟:朝廷发放的俸禄,古代官员俸禄以粮食计算。
- 假(jiǎ)一官:担任一个官职;假,借,这里引申为取得。
- 苟求:不正当、不合理地追求。
- 更长吏:更换地方长官。
- 罢而官:不称职而被罢官 。
- 府主:指上级长官。
- 退谷:作者自指其所居之地,是其在樊上所营的园林,名“退谷” 。
翻译
山林河泽间有很多饥饿的百姓,乡里有许多破旧不堪的房屋。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苛捐杂税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征收呢。我们既然没有能力救助百姓的苦难,就不该享受朝廷的俸禄。更何况只是谋取一官半职,还一味地贪图俸禄。近年来地方长官更换频繁,几个月一换都不算快。那些不称职而被罢官的人,难道不应感到耻辱吗。劝你还是辞去官职,跟我一起到退谷游玩吧。山谷中有清凉的泉水,能为你洗净尘世的衣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元结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和对官场不正之风的批判态度 。开篇先描述了百姓悲惨的生活现状,“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为全诗奠定沉痛基调。接着指出在战争不止的情况下,“徵敛何时足”,反映百姓负担之重。诗人从自身反思,提出不能救助百姓就不应食禄,彰显其道德操守和担当意识。对当时官场中官员只为求禄的行为进行批判,如“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诗中还对频繁更换地方长官以及官员不称职现象表示不满与轻蔑,“近年更长吏……岂得不为辱”。最后作者用“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以一种向往归隐、远离尘世污浊的心态,劝友人一同远离官场,体现出元结不随波逐流,追求高洁与自由的精神境界,全诗情感真挚,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