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风诗十篇治风诗五篇其五至理

· 元结
理何为兮,系修文德。 加之清一,莫不顺则。 意彼刑法,设以化人。 致使无之,而化益纯。 所谓代刑,以道去杀。 呜呼呜呼,人不斯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理:最高的道理,指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
  • 系修文德:指通过修养文化和德行来治理国家。
  • 清一:指政治清明,国家统一。
  • 顺则:遵循法则。
  • 刑法:法律和刑罚。
  • 化人:教化人民。
  • 代刑:用道德教化代替刑罚。
  • 以道去杀:用道德和教化来消除杀戮。

翻译

治理国家应该依靠什么原则呢?那就是通过修养文化和德行来治理。如果政治清明,国家统一,那么没有人不遵循法则。那些法律和刑罚,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人民。即使没有刑罚,教化也会更加纯粹。这就是所谓的用道德教化来代替刑罚,用道德和教化来消除杀戮。唉,唉,人们往往不理解这一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元结对于治理国家的理念,强调了文化和德行的重要性,以及道德教化的力量。他认为,通过修养文化和德行,可以实现政治清明和国家统一,从而使人民自然而然地遵循法则。同时,他也提出了用道德教化来代替刑罚的观点,认为这样可以消除杀戮,实现更加纯粹的教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治理国家的深刻思考和理想追求。

元结

元结

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迁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