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胡浾

· 王建
书生难得是金吾,近日登科记总无。 半夜进傩当玉殿,未明排仗到铜壶。 朱牌面上分官契,黄纸头边押敕符。 恐要蕃中新道路,指挥重画五城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吾:古代官名,掌管京城的治安。
  • 登科记:记录科举考试中榜者的名册。
  • (nuó):古代驱邪避疫的仪式。
  • 排仗:排列仪仗。
  • 铜壶: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
  • 朱牌:红色的官牌,上面刻有官员的职位和姓名。
  • 官契:官员的任命文书。
  • 黄纸:指皇帝的诏书或敕令。
  • 押敕符:在诏书上盖章,表示正式生效。
  • 蕃中:指边疆或外国。
  • 五城图:指京城的五城,即东、西、南、北、中五城。

翻译

书生难得能成为金吾这样的官员,近日来科举考试中榜者的名册上总不见有新的名字。半夜时分,在玉殿前进行驱邪避疫的仪式,天未亮就要排列仪仗,直到铜壶计时器显示时间。红色的官牌上刻着官员的任命文书,黄纸的诏书边上盖着正式生效的印章。恐怕还要在边疆或外国开辟新的道路,指挥重新绘制京城的五城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官员的日常工作和职责,以及书生对仕途的渴望。诗中通过对金吾官职的描述,展现了书生对权力的向往和对科举考试的重视。同时,诗中提到的半夜进傩、未明排仗等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官员的忙碌和责任。最后,诗人通过对五城图的重新绘制,暗示了对外扩张和边疆治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