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吾:古代官名,掌管京城的治安。
- 登科记:记录科举考试中榜者的名册。
- 傩(nuó):古代驱邪避疫的仪式。
- 排仗:排列仪仗。
- 铜壶: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
- 朱牌:红色的官牌,上面刻有官员的职位和姓名。
- 官契:官员的任命文书。
- 黄纸:指皇帝的诏书或敕令。
- 押敕符:在诏书上盖章,表示正式生效。
- 蕃中:指边疆或外国。
- 五城图:指京城的五城,即东、西、南、北、中五城。
翻译
书生难得能成为金吾这样的官员,近日来科举考试中榜者的名册上总不见有新的名字。半夜时分,在玉殿前进行驱邪避疫的仪式,天未亮就要排列仪仗,直到铜壶计时器显示时间。红色的官牌上刻着官员的任命文书,黄纸的诏书边上盖着正式生效的印章。恐怕还要在边疆或外国开辟新的道路,指挥重新绘制京城的五城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官员的日常工作和职责,以及书生对仕途的渴望。诗中通过对金吾官职的描述,展现了书生对权力的向往和对科举考试的重视。同时,诗中提到的半夜进傩、未明排仗等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官员的忙碌和责任。最后,诗人通过对五城图的重新绘制,暗示了对外扩张和边疆治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