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着天亲:指乘如禅师和萧居士,他们没有世俗的牵挂,如同天上的人一般。
- 嵩丘兰若:嵩山上的寺庙或静修之地。
- 鸣磬:敲响的磬,一种佛教乐器。
- 巢乌:筑巢的乌鸦。
- 行踏:行走。
- 空林:无人打扰的树林。
- 落叶声:踩在落叶上发出的声音。
- 迸水:喷涌的水。
- 香案:供奉香火的桌子。
- 雨花:雨中的花朵,这里可能指雨滴落在石头上溅起的水花。
- 石床:石头做成的床或平台。
- 深洞长松:深邃的洞穴和长满松树的山林。
- 俨然:庄重、严肃的样子。
- 天竺:古印度,这里指佛教的发源地。
- 古先生:古代的智者或高僧。
翻译
乘如禅师和萧居士,如同天上无牵无挂的兄弟,在嵩山上的寺庙中,一座山峰在晴朗中独立。他们随着磬声进食,乌鸦也随着磬声归巢,行走在空无一人的林中,只有落叶被踩碎的声音。喷涌的水必定打湿了供奉香火的桌子,雨中的花朵与石头床面齐平。深邃的洞穴和长满松树的山林中,他们庄重严肃,如同古印度的智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乘如禅师和萧居士在嵩山兰若的清修生活,通过“无着天亲”、“空林落叶声”等意象,展现了他们超脱世俗、静心修行的境界。诗中“迸水定侵香案湿,雨花应共石床平”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表达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结尾的“俨然天竺古先生”则赞美了他们的高洁品格和深厚的佛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