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二首

弱冠投边急,驱兵夜渡河。 追奔铁马走,杀虏宝刀讹。 威静黑山路,气含清海波。 常闻为突骑,天子赐长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这里指年轻时。
  • 投边:投身边疆,指加入边防军队。
  • 追奔:追赶逃跑的敌人。
  • 铁马:披有铁甲的战马,也指精锐的骑兵。
  • 杀虏:杀死敌人。
  • 宝刀讹:宝刀误伤,这里指战斗中的激烈和危险。
  • 威静:威严而平静,指军队的威慑力。
  • 黑山:指边疆的山脉。
  • 气含:气势包含。
  • 清海波:清澈的海浪,这里比喻军队的气势如海浪般汹涌。
  • 突骑:突击骑兵,指精锐的骑兵部队。
  • 天子赐长戈:皇帝赐予长矛,表示对军队的嘉奖和信任。

翻译

年轻时急忙投身边疆,率领军队连夜渡过河流。追赶逃跑的铁甲骑兵,战斗中宝刀误伤敌人。军队的威严镇守着边疆山脉,气势如清澈的海浪般汹涌。常听说有突击骑兵,天子赐予他们长矛以示嘉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年轻战士投身边疆、英勇作战的场景,通过“追奔铁马走,杀虏宝刀讹”等句生动展现了战斗的激烈和危险。诗中“威静黑山路,气含清海波”则以壮阔的自然景象比喻军队的威严和气势,彰显了战士们的英勇与忠诚。最后“天子赐长戈”一句,既是对战士们的嘉奖,也体现了天子对军队的信任与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英勇战士的赞美之情。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七年后(公元902年)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时值梁代,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 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