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啼哭:哭泣。
- 邻富:邻居富裕。
- 庄贫:庄园贫穷。
- 借牛:借用别人的牛。
- 纳钱:缴纳钱财。
- 当官路:靠近官道。
- 依山:依靠山边。
翻译
春天来临,梨树和枣树的果实都被摘尽了,饥饿的小儿啼哭不止。 邻居家富裕,常有鸡跑来,而庄园贫穷,客人也渐渐稀少。 借用别人的牛来耕地已经晚了,卖掉树来缴纳钱财也迟了。 墙下就是官道,靠着山边修补竹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农村的贫困景象,通过对比邻里之间的贫富差距,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诗中“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饥”直接反映了食物短缺和儿童的饥饿,而“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则揭示了农民在经济上的困境和无奈。最后两句“墙下当官路,依山补竹篱”则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农民简陋的居住环境和他们的勤劳与坚韧。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